简介:
丁洪,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于199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博士。1995年9月至1998年8月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作博士后。1998年9月至2008年5月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大学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拓扑材料和非常规超导体的电子结构和电子激发性质。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取得了多项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开创性成果:1996年在铜氧化合物超导体发现赝能隙,2008年在铁基超导体中观察到s-波超导序参量,2015年在固体材料中发现外尔费米子,2018年在铁基超导中发现拓扑超导表面态和马约拉纳零能模。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了26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 《
Nature》/《
Science》正刊10篇,《
Nature》/《
Science》子刊17篇,
PRL/PRX 48篇,总引用次数15000多次,H-引用指数为67,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130多次。1995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同步辐射中心的阿拉丁光源奖,1999年获美国的斯隆奖,2003获美国波士顿学院杰出科研成就奖,2005年获中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2010年获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2011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4年获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和科研团队奖,2018年“固体中发现外尔费米子”成果文章入选美国物学会系列期刊诞生125周年纪念论文集,2018年获欧洲先进材料奖,2018年入选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2018年入选CCTV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
1、进一步研究铁基超导体中的马约拉纳零能模,争取实现拓扑量子比特;
2、深入研究非常规超导体,争取在超导机理方面取得突破;
3、继续研究拓扑材料,争取发现更多的新奇费米子;
4、通过原位薄膜生长和测量,争取实现界面超导研究的突破;
5、研制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
培养研究生情况:
本组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博士生在研期间一般有一年的出国联合培养。10年中已毕业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3名。大部分博士毕业生出国做博士后,已有4名完成博士后走上正式科研岗位。本组(共4位博导)在读博士生16名,在读硕士生12名。其他联系方式:
EX7组网页:
http://ex7.iphy.ac.cn/cn/Email:
dingh@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