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成立于1950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理论和计算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超导、拓扑、纳米、表面、极端条件等多个学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磁学、光学、先进材料、清洁能源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在笼目超导体、高温超导薄膜、水系电解液、超导量子计算、稀释制冷机、深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等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除了聚焦基础前沿问题,扎根中关村科研攻关外,物理所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投入北京科创中心怀柔科学城(综合条件实验装置、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和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的建设。随着三个园区基建工程部分相继完成,物理所“一村三湖”战略布局的工作重心转入全面开展科研工作。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全所上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强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物理所现有超导、磁学、表面物理、光物理、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纳米物理与器件、极端条件物理、清洁能源、凝聚态理论与计算、软物质物理、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11个实验室;它们与国际量子结构中心、量子模拟科学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工程中心、清洁能源中心、超导技术应用中心、功能晶体研究与应用中心、量子计算研究中心、应用物理中心构成了物理所的研究体系。技术部及各实验室、各研究组的公共技术平台共同构成全所的技术支撑体系。此外,物理所还是北京物质科学与纳米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科院电镜技术联盟的牵头单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共建单位。
截止2021年底,在物理所工作和学习过的院士专家共有80余人。目前在所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9人。
物理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物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设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光电信息工程、材料工程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21年,物理所继续发挥科研优势,积极争取并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大项目和中科院先导专项等重大科研任务。同时,加强与地方的合作研究,促进成果转化。
2021年,物理所深耕各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科研成果。提出手性磁通相理论,成功解释了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电荷密度波;利用极低温强磁场STM/S发现CsV3Sb5在Tc之上出现一种非常规的配对密度波态;发现一类新型二维超导电性体系LaAlO3/KTaO3,观察到掺杂Mott绝缘体电子结构演变的关键信息;实现马约拉纳零能模与Yu-Shiba-Rusinov束缚态间的可逆转变,在LiFeAs单晶的磁通涡旋中观测到马约拉纳零能模;系统研究非厄米趋肤效应的边界敏感性、稳定性问题以及非厄米准周体系中的安德森局域化问题的方法,得到多能带非厄米系统奇异点的普遍定义和二维非厄米奇异点及费米点的Nielson-Nanomiya定理;具有10超导量子比特的云平台ScQ上线。首次研究发现LiTFSI-CO2强相互作用诱导形成SEI膜,拓宽水系电解液电化学窗口,实验成功制备双层硼烯,发展原位电镜技术成像发现NaCl成核结晶的非经典路径;基于材料基因工程发现材料非晶形成能力的判据;在实验上证实了超顺电相的存在并在此相中实现了超高密度储能;自主研制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实现10mK以下极低温;国际首台大动量极低温深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系统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国内首台高重频高通量高次谐波超快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搭建完成并实现应用。
2021年,物理所多个研究团队及科研人员荣获各类奖项及荣誉。陈小龙研究团队“基于结构基元的新电磁材料和新效应的发现”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方忠院士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张杰院士获2021年度“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范桁研究员获2020-2021年度周培源物理奖;白海洋研究员获2020-2021年度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物理奖;方辰研究员获亚太物理联合会/亚太理论物理中心杨振宁奖;金魁研究员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第五届马丁·伍德爵士中国物理科学奖;J.M.D.Coey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中关村奖,物理所为提名单位。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关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20年度,物理所发表第一署名单位的SCI收录论文数495篇;近十年来(2011-2020)被SCI收录的论文累计被引用篇数4453篇,被引用次数135701次。
物理所现有控股、参股公司12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共9家,技术转移与成果辐射的省、市地区集中在北京和江苏。2021年,物理所下设企业吸引多家社会资本投资,在锂电池、钠电池、碳化硅、钕铁硼等多个领域引导国内产业发展。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持方,获得了社会机构的高度认可。天科合达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覆盖碳化硅衬底全生产流程的六大核心技术体系;北京卫蓝在2021年实现了两个首次:首次将纳米化包覆正极在固态锂电中量产应用,首次将纳米化固态电解质在固态锂电中量产应用;天目先导2021年确定了溧阳基地建设;北京中科海钠正式投入运营公司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物理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2021年主持多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保持着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通过“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邀请22位海外青年学者进行了线上学术报告交流。推动国际组织ICAM在中国的活动,组织了2次学术会议和1次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研讨会。“物理所-德国洪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计划”首批入选2人。
物理所是中国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承办有中文期刊《物理》、《物理学报》,英文期刊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Physics B。四刊各具特色,服务科研事业,助力学术交流。
物理所在深耕基础研究、产出科研成果的同时,坚持在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活动举办、科学文化凝练、科学精神传承方面,认真探索,推陈出新,获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承担了赋予的社会责任,为科学传播面向公众,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